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月9日至11日,主题为“气象赋能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明瑰宝”的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会议旨在推动建立国内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业务交流机制,探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新举措、新思路,强化气象旅游资源供给和文物保护气象服务。
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深入交流气候与文化遗产、气候变化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适应,以及文物保护与气象影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多方探讨以石窟寺为重点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文物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文物雷电灾害防御以及文物、气象部门合作中的进展与成果。

会议期间,国家气候中心、甘肃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作特邀报告,为全面了解文物保护的前沿进展以及气象服务现状和需求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局分别围绕文物保护气象服务、生态屏障建设,以及突发性强降水、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涉及文物保护与气象影响科学研究对洞窟造成的影响、文化遗产风险识别模型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其间,受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指导,由甘肃省气象局牵头,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共同发起建立的文物保护气象服务联盟在敦煌成立。
2019年初秋,天水境内的麦积山大景区雾霭缭绕。(资料图)陈治平 摄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石窟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内容宏富、价值较高、独树一帜。作为甘肃文物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各个时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史,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几年前,为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内的敦煌石窟群的环境气象观测更为精准和“超前”,甘肃省气象部门在莫高窟、西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地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开展环境气象观测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如遇有重要重大气象过程,将及时向敦煌研究院提供莫高窟等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百余名家中国写意画作品汇集中国美术馆带观众共“畅神”,百余名家中国写意画作品汇集中国美术馆带观众共“畅神”
- 以新视角诠释青春成长力量 《焕羽》定档,以新视角诠释青春成长力量 《焕羽》定档
- 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
- 中国多省份共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中国多省份共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
- 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启动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
- 1自动化冷库PLC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 2国内首套丨卓翼智能ZTX260改写超高层消防史,破局超高层建筑灭火全球性难题
- 3CSC7137B 应用指南:小功率电源管理革新方案
- 4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5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6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7《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发布 安科瑞能碳管理系统助力绿色智造新时代 ——政策落
- 8AI 赋能,智启新程! 2025 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成果丰硕!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