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丽水6月10日电(黄彦君)初夏时节,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连绵青山向远处延伸,雨后水汽氤氲在半山腰,“仙气”飘飘赋予小城更多“神秘”色彩。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其被誉为“人间仙都”。
在缙云,历史传说与民俗文化交汇处,黄帝文化从无形到有形,滋养一座城、焕新一城人。当城市文脉与现代发展深度融合,黄帝文化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增亮该地发展底色。
薪火相传 千年文脉“落地”有声
正值旅游旺季,步入缙云县黄帝文化核心地带——仙都景区,一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这座山峰叫鼎湖峰,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顺着黄帝文化推广者、仙都小学教师樊守南手指的方向望去,鼎湖峰山石恰似一张人像侧脸,俯瞰着缙云山水,“许多游客说,这是一尊天然的黄帝雕塑。”
相传,轩辕黄帝在缙云鼎湖峰炼丹,丹鹤起舞,黄帝跨赤龙升仙,在鼎湖峰上留下一湖,名曰“鼎湖”。因黄帝又有“缙云氏”的号,“缙云县”由此得名。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在缙云,黄帝文化影响几乎贯穿衣食住行。例如,与黄帝生活足迹相关的缙云土爽面、烧饼等美食流传至今,化身地方代表性特产;受祭祀黄帝习俗影响,缙云古民居多为四合院,中间是方形天井,门外有天灯。
敬祖追远过程中,黄帝文化蕴含的勤奋与创新精神已融入缙云人血脉。凭借敢闯敢干精神,缙云人携“四万鸭农闯天下”“一只烧饼走遍世界”,开辟山区高质量共同富裕新路。
文化传承的种子,正在缙云开枝散叶。“平战乱、统华夏、食五谷、艺桑蚕……”走进景区附近的仙都小学,孩子们正齐声朗读《黄帝文化三字经》,“人人知黄帝文化、人人懂黄帝文化、人人讲黄帝文化”的氛围愈发浓厚。
近年来,缙云县教育系统以黄帝文化“四进”为抓手,积极开展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八个一”活动,将黄帝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樊守南介绍,以仙都小学为例,其开设《走进仙都》《仙都轩辕黄帝文化》等校本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组织黄帝文化研学游,以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把黄帝文化播种在学生心中。
眼下,“同根同源”的文明基因,正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华夏同源 四海同心“寻根”情浓
长号鸣天、击鼓撞钟、敬献花篮……上午9:50分,巍峨的黄帝祠宇前,实景表演《轩辕赞》如约而至,仙气飘飘瞬间引领游客“入戏”,其中不乏专程赶来的海外华侨华人。
作为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缙云祭祀黄帝的传统始于东晋,绵延至今。2021年,仙都黄帝祭典变更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标志着浙江缙云与陕西黄陵、河南新郑正式形成“三地共祭、层次相当”的全国轩辕黄帝祭祀格局。
2025年5月,雨中的黄帝祠宇庄严壮观。黄彦君 摄仙都黄帝祭典,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溯源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每年清明、重阳举行的黄帝祭典,带动诸多华侨华人走进这座浙西南小城。“游仙都、看演出、买文创”成为其“沉浸式”体验黄帝文化的网红线路。
“以前只是在长辈口中听说黄帝,这次亲临黄帝祠宇,才真正明白黄帝文化对我们的意义。”参观过黄帝祠宇后,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青少年感慨道,“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的认同,以后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
“请进来”同时,缙云黄帝文化亦主动“走出去”。
缙云黄帝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地已推出“黄帝+中餐”海外推广、“多媒体+跨国境”文化研讨等举措,建设“祭典在线”多跨场景应用、3D建模打造黄帝文化线上“元宇宙”,助力文化“破圈”出海。
文旅融合 活态传承“生金”有道
“缙云烧饼的由来与黄帝有关,又叫‘黄帝饼’。”“‘缙云’不但是黄帝名号,还是中国传统色。”在“把仙气带回家”文创店内,几位年轻人一边挑选心仪产品,一边分享刚了解到的黄帝文化“知识点”。
“奔县游”热潮下,兼具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宝藏小城缙云,频上各大旅行榜单。当地顺势开发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数字产品等200余款文创产品,黄帝文化主题盲盒、玩偶、冰箱贴令年轻人爱不释手。
近年来,缙云开发诸多黄帝文化相关文创产品。黄彦君 摄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沿着黄帝足迹,缙云将文化元素嵌入式融入乡村旅游、乡愁产业、文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打出一张文化品牌“金名片”。
鼎湖峰下,“小小竹排画中游”美不胜收;烟雨石桥上,老农牵牛实景表演引来数万摄影爱好者;山水风光中,《与凤行》《仙剑奇侠传》粉丝找寻影视剧同款美景,远处几个微短剧剧组拍摄正忙。
仙都景区管理人员丁丽敏介绍,“五一”假期期间,仙都景区共接待游客16.05万人次,同比增长29.23%。每逢节假日,景区周边270余家农家乐民宿场场爆满,“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富了口袋,更富了精神。
以系统性保护、数字化赋能、文旅融合与教育浸润为抓手,古老黄帝文化在小城山水间挥毫泼墨,书写着“活”在当下、“火”在未来的时代新篇。(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艺术家以水墨新章展多元文化生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艺术家以水墨新章展多元文化生态
- Labubu还能火多久?我们问了问这次拍出天价的策展人,Labubu还能火多久?我们问了问这次拍出天价的策展人
- 话剧《张居正》首都剧场再登台,话剧《张居正》首都剧场再登台
- 齐白石珍品领衔北京翰海2025春拍 18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预展,齐白石珍品领衔北京翰海2025春拍 18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预展
- 2025中非电影周长沙启幕 24部精选中非影片轮番展映,2025中非电影周长沙启幕 24部精选中非影片轮番展映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
- 地中海古典雕塑艺术亮相成都,地中海古典雕塑艺术亮相成都
- 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在京启幕 探索文物资源创新利用,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在京启幕 探索文物资源创新利用
- 1自动化冷库PLC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 2国内首套丨卓翼智能ZTX260改写超高层消防史,破局超高层建筑灭火全球性难题
- 3CSC7137B 应用指南:小功率电源管理革新方案
- 4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5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6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7《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发布 安科瑞能碳管理系统助力绿色智造新时代 ——政策落
- 8AI 赋能,智启新程! 2025 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成果丰硕!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