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应妮)“中国文学地图”日前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发布。作为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推出的最新数字化成果,中国文学地图以标准中国地图为底图,将文学地标作为切入点,将作家、作品、活动等海量文学数据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呈现,能够从地域视角一屏纵览古今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共同建设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打造了全国首个文学智能体、全国首个文学场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国首个文学数据团体标准等系列标志性成果。
中国文学地图目前共标注了文学地标1148个,其中包括文学场馆124个、名人故居218个、书店书屋20个、文学相关景区158个、文学相关遗迹628个,覆盖全国各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技术思路下,中国文学地图接入全国首个文学智能体,呈现出数据丰富、可持续生长、应用可挂载迭代等特点,是一张智能化的文学地图。
此外,地图还通过AI赋能,充分融入智能体。中国文学地图现已接入全国首个文学智能体,接入DeepSeek大模型,可以随时通过小程序访问,并通过数字人查询相关点位和信息。
“中国文学地图不是孤立地在地图上罗列数据,而是基于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框架体系建设的,是中心标准、数据、平台、应用、安全五大体系协同推进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文学地图的所有精彩呈现,都有中心相应的体系在支撑。”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2024年以来,该中心整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资源数据,建成了全国基础文学数据库(“正在发生的文学”数据库)、红色经典文学数据库、文学金句数据库等系列数据库,中国文学地图与系列数据库的紧密连接,实时调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地图的展示因而有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作为平台级应用,中国文学地图还能为其他细化的文学地图应用提供支撑。以“文学西湖”地图为例,它是中国文学地图的深化和细化应用之一,通过对特定文学地标的深入挖掘和展示,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文学体验。
根据建设规划,下一步,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将依托全国文学馆联盟,逐步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与共享,构建全国文学场馆的“数据共同体”。同时,还将加快会同全国文学馆联盟成员单位打造智能化、协同化的全国文学场馆一体化数字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国文学场馆的“一键融通”。(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成本乱象与虚假宣传夹击 建盏产业如何破局?,成本乱象与虚假宣传夹击 建盏产业如何破局?
- 法医秦明: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法医秦明: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
- 沈阳:230余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重现城市记忆,沈阳:230余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重现城市记忆
- 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
- 广州开展系列活动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广州开展系列活动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
- “文明与和平: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活动在京闭幕,“文明与和平: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活动在京闭幕
- 上影节启动未来影院单元 发布虚拟现实电影片单,上影节启动未来影院单元 发布虚拟现实电影片单
- 1自动化冷库PLC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 2国内首套丨卓翼智能ZTX260改写超高层消防史,破局超高层建筑灭火全球性难题
- 3CSC7137B 应用指南:小功率电源管理革新方案
- 4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5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6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7《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发布 安科瑞能碳管理系统助力绿色智造新时代 ——政策落
- 8AI 赋能,智启新程! 2025 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成果丰硕!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